(一)要約的構成要件(四個)
例1甲與妻子乙在家中商量,將自家的汽車以3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朋友丙。不料,甲、乙的說話被在墻外的丙偷聽到。丙覺得這筆生意不錯,愿意玉成其事。丙等了很久,不見甲、乙有何動靜。為防節(jié)外生枝,丙給甲、乙發(fā)了一封信,要旨是:“我,丙,同意以30萬元的價格購買你們的汽車。”甲、乙接到該信后未置可否。①對特定人發(fā)出的要約,須依序經過三個階段,才能生效: (a)作成要約(使其客觀上存在);(b)作出(向相對人所在方向發(fā)出);(c)到達(非對話方式作出)或被了解(對話方式作出)。②甲、乙對丙的要約尚未作出,要約就不可能生效,丙無承諾的資格。③丙給甲、乙寫的信只能算一個要約。故甲、乙與丙的買賣合同尚未成立。
例2①甲給乙寫信,載明:“愿以30萬元的價格將自己去年購買的那部汽車出售給乙。”甲的意思表示包含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且有受拘束的意思(乙若承諾,則買賣合同成立),故甲的意思表示構成要約。②甲給乙寫信,載明:“正在考慮,以30萬元的價格將自己去年購買的那部汽車出售給乙。”甲的意思表示包含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但不具有受拘束的意思(“正在考慮”),故甲的意思表示不構成要約。
對特定人的要約VS對不特定人的要約
要約都是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未對相對人作出的,要約不能生效。根據(jù)相對人是否特定,要約分為對特定人的要約和對不特定人的要約(到站的公共汽車、自動售貨機、構成要約的商業(yè)廣告均為對不特定人的要約)。二者的核心區(qū)別有兩點: (1)生效時間不同。①對特定人的要約,自要約到達相對人或自相對人了解時生效。②對不特定人的要約,自作出時生效。 (2)要約失效的情況不同。①對特定人的要約,受要約人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時,要約失效。②對不特定的要約,部分受要約人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時,要約并不失去效力。
(二)要約邀請(《合同法》第15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要約邀請不能成為承諾的對象。承諾的對象必須是正在生效的要約。根據(jù)《合同法》第15條,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yè)廣告等意思表示均為要約邀請。
但有例外:商業(yè)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guī)定的,視為要約。司法考試喜歡考的情形是:以廣告作出旨在訂立買賣合同的意思表示,若符合要約的要件(特別是須包括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標的與數(shù)量),應認定為對不特定人發(fā)出買賣合同的要約。
招標公告VS拍賣公告
(1)拍賣:①拍賣公告為要約邀請;②競價為要約(有更高競價出現(xiàn),該競價即失效)③拍定為承諾;④根據(jù)《拍賣法》第52條的規(guī)定,拍定雖為承諾,但拍定時合同尚未成立合同于簽訂成交確認書時成立。 (2)招標:①招標公告為要約邀請;②投標為要約;③定標(決標)為承諾(“開標”不具有合同法上的意義);④根據(jù)《招標投標法》第46條的規(guī)定,定標時合同尚未成立,合同于簽訂書面合同時成立。
(三)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的性質(★★★)
相關法條
《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
第3條 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fā)規(guī)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并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jù)《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3條,房地產開發(fā)商作為出賣人所作出的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若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該廣告或者宣傳資料應定性為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要約。其內容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這三個條件是:①廣告和宣傳資料說明和允諾的對象是商品房開發(fā)規(guī)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②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③該說明和允諾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
典型真題
〔I〕喜好網球和游泳的起某從宏大公司購買某小區(qū)商品房一套,交房時發(fā)現(xiàn)購房時宏大公司售樓部所展示的該小區(qū)模型中的網球場和游泳池并不存在。經查,該小區(qū)設計中并無網球場和游泳池。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08年·卷三·54題一ABD)
A.趙某有權要求退房
B.趙某如要求退房有權請求發(fā)大公司承擔締約過錯責任
C.趙某如要求退房,有權請求宏大公司雙倍返遝購房款
D.趙某如不要求退房,有權請求宏大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答案解析]①宏大公司的行為構成欺詐,根據(jù)《合同法》第54條,受害人趙某享有撤銷權。故A選項正確;B選項正確。②消費者購買商品房遭受欺詐的,不能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的規(guī)定主張3倍懲罰性賠償(按:2013年后,改為3倍?。?。但若符合《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8、9、14條規(guī)定的七種情形之一,買房人有權請求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承擔已付房款雙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本題的情形不符合其中的任何一種情形,故趙某無權請求宏大公司雙倍返還購房款。故C選項錯誤。③根據(jù)《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3條宏大公司的售樓模型應定性為要約,且當然成為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內容,宏大公司就負有交付帶有游泳池和網球場的商品房的義務。故D選項正確。
〔II〕甲房產開發(fā)公司在交給購房人張某的某小區(qū)平面圖和項目說明書中都標明有一個健身館。張某看中小區(qū)健身方便,決定購買一套商品房并與甲公司簽訂了購房合同。張某收房時發(fā)現(xiàn)小區(qū)沒有健身館。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14年·卷三·51題一AB)
A.甲公司不守誠信,構成根本違約,張某有權退房
B.甲公司構成欺詐,張某有權請求甲公司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C.甲公司惡意誤導,張某有權請求甲公司雙倍返還購房款
D.張某不能濫用權利,在退房和要求甲公司承擔違約責任之間只能選擇一種
[答案解析]①一天,講司考的鐘某在晨練時,吟了首扣油詩:“真題是個寶,絕非一捆草。但看三兩遍,鳳姐過司考。”②多年不過司考,且罹患尿毒癥的宗某聞言回了首打油詩:“韋編三絕了,冰冰跟你跑?出題人涮你,老鐘一根毛。”③多年多年以后,灰白金星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遇見鐘某與宗某后,情不自禁地來了首打油詩:“天庭生活好,賢愚都不少。君子之德風,吹偃every草。”
(四)懸賞廣告(★★)
相關法條
《合同法解釋(二)》
第3條 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完成特定行為的人請求懸賞人支付報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懸賞廣告有合同法第52條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
懸賞廣告的性質,《合同法解釋(二)》第3條規(guī)定了懸賞廣告。關于懸賞廣告的性質歷來存在爭議。
(1)第一種觀點:要約說。將懸賞廣告定性為向不特定人發(fā)出的要約,相對人完成指定的行為為承諾(該承諾無須通知,自完成指定行為時生效),而在當事人之間成立懸賞廣告合同。發(fā)生懸賞廣告合同之債,懸賞人須按在廣吿中的承諾履行合同義務。此種觀點的缺陷是不能完滿解決兩個問題:①完成指定行為之人不知懸賞廣告存在的,就不能作出有效承諾,此時懸賞廣告合同不能成立,完成之人就不能依照合同主張報酬。②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完成指定行為的,若未經其法定代理人事先同意或者事后追認,則懸賞廣告合同效力未定(或無效),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也不能依照合同主張報酬。因此,為了克服商點不足,所有將懸賞廣告定性為要約的立法例均另辟蹊徑,承認兩個例外。
(2)第二種觀點:單方允諾說。將懸賞廣告定性為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單方允諾),但屬于附條件的法律行為,該單方允諾行為附有條件(所附條件是相對人完成指定行為),條件成就時,單方允諾行為生效,產生一個單方允諾之債。懸賞人有義務履行該債務,支付懸賞的報酬。單方允諾說能妥適地解決前述兩個問題。
(3)司法考試的答題標淮。當下,司法考試出題人來單方允諾說(與最高人民法院對著干!
典型真題
甲與同學打故意將一臺舊電腦遺留在某,出租車上,看是否有人送還。與此同時,甲通過電臺廣播懸賞,稱撿到電腦并歸還者,付給獎金500元。該出租汽車司機乙很快將該電腦送回,主張獎金時遭拒。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12年·卷三·4題一B)
A.甲的懸賞屬于要約 B.甲的懸賞屬于單方允諾
C.乙歸還電腦的行為是承諾 D.乙送還電腦是義務,不能獲得獎金.
2.懸賞廣告制度中的兩個重要內容。
(1)完成指定行為的相對人為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相對人完成指定行為時不知有懸賞廣告存在的,應如何處理?(見例3和例4)。
例3甲飼養(yǎng)的藏獒走失,甲遂于街區(qū)張貼啟事,聲明:“如有發(fā)現(xiàn)并送還者,酬謝3萬元。”乙不知甲所發(fā)啟事,發(fā)現(xiàn)并送還于甲。①乙雖然在完成指定行為之時不知甲發(fā)布的懸賞廣告,但乙完成了指定的行為(單方法律行為所附條件成就),單方允諾之債生效,乙有權請求甲支付報酬3萬元。②相對人于完成指定行為時不知懸賞廣告存在的,其報酬請求權不因此受影響。
例4甲飼養(yǎng)的藏獒走失,甲遂于街區(qū)張貼啟事,聲明:“如有發(fā)現(xiàn)并送還者,酬謝3萬元。”鐘某8 歲的女兒不顧鐘某的強烈反對,找到該狗并送還甲。①鐘某之女雖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其完成了指定的行為:(單方法律行為所附條件成就),鐘某之女有權請求甲支付報酬3萬元。②完成指定行為的人為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其報酬請求權不因此受影響。
(2)兩個以上的人完成指定行為時,誰有權獲得報酬?分兩種情況:①兩個以上的人先后完成指定行為的,僅最先完成者享有報酬請求權。但懸賞人善意向最先通知者(非最先完成者)支付報酬的,懸賞人向最先完成者支付報酬的義務消滅。②兩個以上的人分別同時或者共同完成指定行為的,由他們共同取得報酬(平分),懸賞人善意向最先通知者支付報酬的,其支付報酬的義務消滅(見例5?例7)。
例5甲發(fā)布懸賞廣告,聲稱:“解答此謎語者,獎勵3萬。”乙、丙、丁分別于3月1日、3月2日、3月3曰解答成功。丁最先通知甲,并領取報酬。①僅最先完成的乙享有報酬請求權(丙、丁無報酬請求權)。②如甲善意地向最先通知的丁支付報酬,甲向乙支付報酬的義務消滅,乙不得請求甲向自己支付報酬,乙有權請求丁返還不當?shù)美?/span>3萬元。③如甲向丁支付報酬時為惡意,甲向乙支付報酬的義務并不消滅。④兩個以上的人先后完成指定行為的,僅最先完成的人享有報酬請求權。
例6甲發(fā)布懸賞廣告,聲稱:“解答此謎語者,獎勵3萬。”乙、丙、丁分別在各自家中于3月1日解答成功。丁最先通知甲,并領取報酬。①乙、丙、丁同時完成指定行為,共同對甲取得報酬請求權,實質上為連帶債權。②如甲善意地向最先通知的丁支付報酬,甲支付報酬的義務消滅,乙、丙不得再請求甲向自己支付報酬,乙有權請求丁返還不當?shù)美?/span>1萬元;丙也有權請求丁返還不當?shù)美?/span>1萬元。③如甲向丁支付報酬時為惡意,甲向乙、丙支付報酬的義務并不消滅,乙、丙各有權請求甲支付1萬元。④兩個以上的人同時完成指定行為的,共同取得報酬請求權。
例7甲發(fā)布懸賞廣告,聲稱:“解答此謎語者,獎勵3萬。乙、丙、丁單獨無法解出,于是戳力同心,共同攻克,終于協(xié)力于3月1日解答成功。丁背著乙、丙率先通知甲,聲稱自己單獨解出,并領取報酬。①乙、丙、丁共同完成指定行為,共同對甲取得報酬請求權。②其他法律效果同例6。③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完成指定行為的,共同取得報酬請求權。懸賞人善意地向最先通知者支付報酬的,其支付報酬的義務消滅。由最先通知者對其他共同完成者負擔返還不當?shù)美牧x務。
地址:合肥市蜀山區(qū)梅山路153號國旅大廈6樓(安農大南門)
聯(lián)系電話:0551-62827270 / 62833186
博學公務員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皖ICP備16021577號-1 經營許可證號:9134 0100 6910 69516R;  工信部備案管理系統(tǒng)
Copyright?2006-2023 www.3333697.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